聞過則喜
(起)
引題:田稷子 戰國齊人 齊宣王
點題:聞過則喜
解題:聽聞自己有過錯 內心歡喜 感激接受
聞過之渠道 o由別人說出(直接背後)
o由別人之態度身體語言 o由自性覺照
o 仙佛提點(直接或借人借事)
(承)
接受別人指出自己過錯的好處
得人尊重-受歡迎 結善緣 樂於相告
o美國前幾任總統的緋聞案件。大家都以為他的政治前
途就此結束了,但是經過他誠心向全國人民承認自己
的錯誤行為而道歉。結果人民原諒他,現在他又站起
來了,到處演講。據說他每年演講的收入高達七百多
萬美金,又當選全國十大最受歡迎的總統,這就是一
個聞過而能改的成功例子。
o子曰:人熟無過 過而能改 善莫大焉
o炒菜聲
相反o傷害親人朋友道親之情
o紙巾例
o被批評難受 計較別人語氣 態度用詞 自我中心
太重
減少錯失-若別人提醒自己之錯失 及早發覺 不會做成大錯
o語雲:苦口良葯利於病 忠言逆耳利於行
o堯帝設敢諫之鼓 誹謗之木 舜好問而好察邇言禹
聞善言則拜
o唐太宗有貞觀之治之美譽 因接受勸諫 (君明而臣
賢 一個英明的皇帝 才有正直不屈的忠臣 相反無
道如夏桀商紂 便容不到比幹等的忠臣
相反o桀王寵妹喜 殺關龍逢
o紂王寵妲己 殺比幹 囚箕子 微子隱 無道昏君 不聽
忠言為亡國之君
o孝經子曰:天子有諍臣七人,雖無道,不失其天下;
諸侯有諍臣五人,雖無道,不失其國;大夫有諍臣三
人,雖無道,不失其家;士有諍友,則身不離於令名
父有諍子,則身不陷於不義。
o春秋宋國陶邑大夫答子 為官三年 家產漲三倍楚相國
周子文
o智者有錯必認 愚者有過必否
o前財政司偷步買車
o某政黨領導人嫖妓退位退黨負上污名 羞恥
修持進步-有高度的修養 才能做到聞過則喜 所以能學習
到接受別人的批評 內心歡喜接受 即自己的修
養亦已進升
o羅睺羅故事 密行第一
o知錯越多 進步越大
o一日無過可改 便一日無步可進
相反o一青少年聞過用刀割手
o子曰:吾未見能見其過 而內自訟者也
一般人聽到別人批評自己 很敏感 很激氣 很嬲 自己不是這
樣 反應很大 黑面 對抗 周圍講 投訴殺人放火自己最好唔
好不想人話
因尚有很多脾氣毛病未改 德性未圓滿返佛堂聽道 是去聞過 聽
忠言 助己修持進步
(轉)聞過的正確態度
虛心反省-虛心才能容物 反省才能知過 滿招損 謙受益
聞過正確態度應由內心虛懷接受
o梅蘭芳 (殺惜閻惜姣上樓下樓的台步按梨園規定
是上七下八 但您是上八下八)
o聞過虛心接受 靜心聆聽 反省檢討
o不聞過飾非 要省察己過
o活佛:心滿則容不下別人的勸告 故聞過則怒
自專則聽不入別人的規箴 故聞諫而仇
(反擊報復)
o語雲:己之有過 多不自知 惟旁人視之甚明
EurekaLab必須虛己下問 始得聞而改悔 若不喜
規諫 人莫我告 必至潰敗而不可收拾
後雖知而悔之 亦不及也
感激接受-別人相告自己之錯失 要感激接受 因要鼓起
勇氣相告
o孟子曰:子路 人告之以過則喜
o若被人背後批評 亦應感激 有則改之
無則加勉 尚有前世因果 今生做得不好
結下惡緣 又或上天煅煉
o語雲:人若毀己 當退而求之於身 若己有
可毀之行 則彼言當矣 若無則彼言
過矣 當則無怨於彼 過則無害於身
又何報焉
o甘地痛改前非 o會計師例
o 南海古佛慈悲:反聞聞自性
(多聽自性 比別人之提點更快更清楚)
o 語雲:人能暴吾過者 吾師也 人能是非吾
言者 教吾者也 切不可當面錯過
反生嗔怒
o台上說法乃司天喉舌 代天傳言 所說不外是聖
人仙佛之德行及教化又或是提點我們之脾氣毛病
應虛心感恩接受 不作多想
勇於改過-人非聖賢 孰能無過 過而能改 善莫大焉
o不要意見接受 作風依舊
o佛雲:彌天大罪 難得一個悔字
o宋昭公窮途知過 春秋宋昭公 不修內德 民怨
沸騰 引起動亂宋昭公眾叛親離 迫逃離宋國
o孟子:君子之過也 如日月之蝕焉 過也
人皆見之 更也人皆仰之
o六祖:改過必生智慧 護短心內非賢
Company
能做到以上三點,便能做到聞過則喜
O語雲:聖人多過 賢人寡過 凡人無過
(聖人將眾生之過擔負起)
O古聖先賢 將眾生之過視作己過
O大禹王下車泣罪故事 禹王:百姓有罪 在予一人
O堯帝:天下有一個人捱餓 一人犯罪 都是我的錯
O商湯:萬方有罪 罪在朕躬
O伊尹:思天下之民 匹夫匹婦 有不與被堯舜之澤者
若己推而內之溝中
活佛恩師:退不去退不去 回天見母無詞對 非徒累
是師罪 教導無方理不趨
(結)活佛恩師:真學者 聞毀弗戚戚 聞譽弗欣欣
聞過弗悻悻 聞苦弗惱惱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